引火归元,对于中医从业人员来说,是一种临床治法、一个重难点问题;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,听起来恢弘古朴,如同武侠小说的“秘笈”、“真传”一般,让人产生探究的想法。
“引火归元”这个词的首创者,是明代张景岳,对后世影响巨大。但引火归元的理论基础,最早是《黄帝内经》萌芽的,叫“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”;最早实践的是张仲景,《伤寒杂病论》有大量方剂,给后来者指路。
“引火归元”四个字各自含义是:引——接引、引导;火——虚火、浮火;归——返回、储存;元——肾元、肾脏。那么连起来的含义是:引导体内虚火,回到肾元。
引火归元是建立在中医“阴阳学说”基础上的,中医认为,健康体态是“阴在上,阳在下”,阴主降,阳主升,循环往复,人体实现阴阳交替,阴阳平衡,否则变成“上为阳、下为阴”,阳下不去,在胸膈以上生火生热,流窜添乱;阴上不来,沉在下焦变寒变淤,滋生隐患。
这种病象临床叫“上热下寒”,或“假热真寒”,上半身面红眼干,头痛头晕,口腔溃疡,鼻衄耳鸣,长痘生疮,下面则腰膝酸软,脚底冰凉,尿多不净,痛经宫寒等,舌象无苔或苔黄腻,脉洪大或虚。
总体上看,引火归元对应的是虚火、内火,耗损阳气,出现阳虚、阴虚、阴盛等问题。辨证上考虑阴难涵阳、上热下寒、假热真寒等病机,用辛温热药导引,加上部分寒凉之药,降火、除热、升阳、护阳、固本培元,或者在针灸拔罐按摩等手法帮助下,引火下行,调和阴阳,治法治则是“反治法”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临床上,很多中医用内服方药的形式引火归元,实践中,以调和阴阳为目的,以汤药为手段,将浮火导入肾元,涌现出大批有效方剂。
而且,在“火”的治法上有探究和深入创新,通过对比法、归纳法等病案实践,先后有引火归元,伴火归元,逐火归元等认识,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引火归元理论。
站群论坛引火归元,伴火归元,逐火归元,本质上都是“导引”,有何区别?
1、从导引形式上看,“引火”是药在前面带路,当向导,“伴火”是药和虚火在一起,相约而行,“逐火”是药在后面鞭策、推动,赶火入肾。
2、从用药剂量上看,引火归元的“引药”,剂量不多,打通关节,带好路就行;伴火归元的“伴药”,剂量要大一些,起监督制约作用,避免被内火反噬;“逐火归元”的“逐药”,剂量要更大一些,或者药性畯猛,对虚火形成足够优势。
3、从引药性味归经上看,无论是“引”、“伴”还是“逐”,都是辛温热药,以形成反治态势,同时对阴损及阳、阳气不潜等进行调补,整治阴寒内盛的问题。
那么在用药上,引火归元,伴火归元,逐火归元,分别用哪些药物?
一、引火归元用肉桂
肉桂是桂树的外皮,气味芳香。其味辛甘,性温,浑厚凝降,归肝、脾、心、肾经,主百病,可温通经脉、温中补阳、散寒止痛,辨证使用能鼓舞气血升发,利肾阳。
肉桂是血分药,畅通中焦,药性活泼,偏于温暖下焦,可升发肾气,打通中焦,更主要是,当下焦虚寒、真火衰微,被迫流窜上焦,肉桂只需一点点药量,能突破中焦封堵,导引“上蹿”的真火回笼肾元。
肉桂在治疗阴盛、阳虚、阴虚等问题时,是作为引经药在一堆滋阴壮水药材中的,起反佐作用,有“四两拔千斤”的功效,被称为引火归元“第一药”。
临床上肉桂引火归元,贵在精不在多,太多反而会助火上炎,热证更重。
二、伴火归元用葱白
葱白就是家常小葱靠近根部的白色部分,大部分农家都有种植,非常普遍普通。其味辛、性温、入肺、胃、肾经。老一辈知道它是发汗解表药——有感冒症状煮水就好了,还是散寒通阳药——与桂枝麻黄等合用,逐寒升阳。
葱白在剥开外膜后,气味辛烈,但不燥烈,发汗较快,但不畯猛,这种特点引起中医关注,用来宣通阳气、温散寒凝、调理阴盛格阳之症。
临床辨证为面色红赤、上热下寒、假热真寒,是中焦道路不通,而且下焦阴寒还挺顽固的,葱白的作用,是逐寒和通阳,既把中焦疏通,利真阳通行,又把下焦肾元阴寒赶走,给真阳腾位置。
那么葱白能干的活,肉桂不能干吗?肉桂是向导作用,引真阳入深渊就完成任务,用量较少;但葱白是配套服务到位,相当于伴随着“鞍前马后”的服务,加上其用量不低,如通脉四逆汤加入九段葱白,就可以引火归元,其实用“伴火归元”形容更贴切。
三、逐火归元用附子
附子就是大毒植物乌头的子根,生用也有很强的毒性,炮制后才能减毒。其味辛、性热,归心、肾、脾经。
附子不可乱用,更不能滥用,但应用得当,却能屡建奇功。中医专有的“回阳救逆”名号,就是附子专属的,其它药材可没有这个待遇。
附子入药是“温法”,相当于点火升阳助阳,而且火势还比较猛,加上其性走而不守,能温能散,可表可里,能通行十二经,临床上用来温阳、升气、温肾纳气,还能治太阴、少阴、厥阴“三阴证”。
当人体浮阳外越,阳气上漂不下沉,出现假热真寒、上热下寒问题时,拖得比较久,已成沉疴,生理功能失常,非常怕冷,命火衰微,肾阳严重不足,就要用附子峻补元阳。
附子补肾元用药较多,而且是主药,在引火归元上,不是“引”这么客气,相当于“驱赶式”的将元阳赶回肾元,见效较快。
总之,肉桂引火归元,葱白伴火归元,附子逐火归元,是对引火归元治法的粗浅探讨,其实可引火、固阳、归元的良药很多,如吴茱萸、牛膝、干姜、柴胡等,各有各的用途和适用场合,关键是要准确辨证,合理用药遣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