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今日又问起房颤?可是前几日的答复你不满意?(手捋胡须上下打量着你)
房颤之病,在中医里属“心悸”范畴。可用炙甘草汤、黄连温胆汤、参松养心胶囊等中药治疗。不过,中药治疗房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,因人而异。你可曾去医院检查过?
一,炙甘草汤、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方剂组成及剂量
炙甘草汤主要由炙甘草12g、生姜9g、桂枝9g、人参6g、生地黄50g、阿胶6g、麦门冬10g、麻仁10g、大枣10枚。
功效
滋阴养血,益气温阳,复脉定悸。用于治疗阴血不足,阳气虚弱证;虚劳肺痿,症见咳嗽、气短、自汗、盗汗、咽干口燥等;也用于治疗脉结代(心律失常如早搏、房颤等)、心动悸(心悸)等。
方解
- 炙甘草:为君药,益气补中,使气血生化有源,同时能缓急养心。
- 生地黄:滋阴养血,配伍炙甘草,气血双补,共为主要药物。
- 人参、大枣:补脾益气,加强炙甘草补气之力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- 阿胶、麦冬、麻仁:滋养阴血,辅助生地黄滋阴养血,其中阿胶还能补血止血,麦冬可润肺清心,麻仁能润肠通便。
- 桂枝、生姜:温通心阳,行血脉,使气血流通顺畅。
用法
- 一般是先将除阿胶外的药物,加适量的水,煎取药液,然后放入阿胶烊化,搅匀,分三次温服。不过具体用法用量还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二,黄连温胆汤、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方剂组成及剂量
黄连温胆汤主要由半夏、竹茹、枳实各6g,陈皮9g,甘草3g,茯苓5g,黄连、生姜适量(原方未明确具体用量,现代临床应用剂量多根据病情调整)。
功效
清热化痰、和胃利胆。主治痰热内扰证,可缓解失眠、眩晕、心烦、口苦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对于因痰热导致的心悸、癫狂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方解
- 半夏:为君药,燥湿化痰,降逆和胃。
站群论坛- 竹茹:清热化痰,除烦止呕,与半夏相伍,一温一寒,化痰和胃,止呕除烦。
- 枳实:下气消痰,与竹茹配合加强化痰之力,同时能消除痞满。
- 陈皮:理气化痰,使气顺则痰降。
- 茯苓:健脾渗湿,以杜生痰之源。
- 甘草:调和诸药。
- 黄连:清热泻火,加强清化痰热之功。
- 生姜:和胃止呕,且能制约半夏毒性。
用法
- 一般是用水煎服,每日一剂,分两次服用。但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、病情等因素,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和服用次数。
参松养心胶囊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参松养心胶囊主要由人参、麦冬、山茱萸、丹参、炒酸枣仁、桑寄生、赤芍、土鳖虫、甘松、黄连、南五味子、龙骨等组成。
剂量 - 不同企业生产的规格可能有差异,常见的是每粒装0.4g。 功效 - 益气养阴,活血通络,清心安神。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,心络瘀阻证,症见心悸不安、气短乏力、动则加剧、胸部闷痛、失眠多梦、盗汗、神倦懒言等。也可用于部分心律失常包括房颤等的辅助治疗,改善相关症状。 方解 - 人参:大补元气,补脾益肺,生津安神,使气旺血行。- 麦冬: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,和人参合用可以益气养阴。- 山茱萸:补益肝肾,和麦冬一起辅助人参加强扶正作用。- 丹参、赤芍、土鳖虫:活血化瘀,通经活络,改善心脏脉络瘀阻的情况。- 炒酸枣仁、五味子:养心安神,对心悸失眠等症状起作用。- 桑寄生:补肝肾,强筋骨,辅助正气。- 甘松:理气止痛,开郁醒脾,对心律失常有一定调节作用。- 黄连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用于心火亢盛等情况。- 龙骨: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辅助改善心悸不安等症状。 用法 - 口服,一次2 - 4粒,一日3次。具体的用法用量要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,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